DeepSeek带火算力革命,黄仁勋越描越黑为哪般?
英伟达市值三个月蒸发9000亿美元,相当于抹掉整个荷兰的GDP!黄仁勋在GTC开发者大会喊破喉咙解释"算力需求暴涨100倍",投资者却用脚投票——演讲刚结束股价再跌3.4%。这场算力信仰崩塌的导火索,竟是杭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AI公司DeepSeek。
技术变局:550万美元掀翻万亿帝国
当DeepSeek用558万美元训练出匹敌GPT-4的模型时,整个硅谷都倒吸冷气。这个成本仅是行业平均的1/10,更狠的是它把代码全开源了。义乌小商品城的老板们现在能用AI生成36国语言带货视频,而半年前他们还在为外语客服发愁。
黄仁勋反复强调的"买越多省越多"逻辑,在开源算法面前成了皇帝的新衣。DeepSeek-R1处理复杂问题时,生成的token量是传统模型的20倍,但消耗的算力资源反而更少。这直接动摇了英伟达赖以生存的硬件溢价逻辑。
显卡巨头的午夜惊魂
资本市场已给出残酷判决:2025年开年至今,英伟达市值缩水近万亿。更致命的是,微软、亚马逊等大客户开始削减订单转投自研芯片,AMD则趁机推出性价比更高的竞品。
黄仁勋在GTC大会搬出未来四代芯片路线图,试图用"每年性能翻倍"的承诺稳住军心。但投资者发现,这些PPT上的黑科技至少要2026年才能落地,而DeepSeek的"算力瘦身术"已经帮中国企业省下数十亿训练成本。
开源生态的降维打击
DeepSeek的开源策略正在改写行业规则。国内上百家A股公司、主流互联网平台,甚至多地政务系统都已接入其技术。这种"农村包围城市"的打法,让坚持闭源的OpenAI都坐不住了——最近传出其考虑部分开源的消息。
当义乌商户用小程序生成AI视频时,英伟达价值万元的显卡不再是必需品。这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扩散,正在瓦解传统算力霸权。某大厂工程师坦言:"现在用普通显卡跑DeepSeek框架,效果不比H100差多少"。
泡沫破裂进行时
显卡价格的雪崩早有预兆。国内算力中心数据显示,中低端芯片租赁价三个月跌去40%。更戏剧性的是,英伟达自己囤积的万余张H800芯片,反而成了砸在手里的烫手山芋。
黄仁勋强调的"推理算力需求激增"理论,在开源生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。DeepSeek证明,算法优化带来的效率提升,远比堆砌硬件更经济。这就不难理解,为何摩根大通等机构开始预警"算力过剩风险"。
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,这场算力革命像极了数码相机颠覆柯达的故事。当中国团队用开源代码撕开技术铁幕,显卡价格泡沫的破裂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而黄仁勋的路线图越宏伟,越透露出传统硬件巨头的焦虑——毕竟在算法创新的洪流面前,再精密的芯片也终将成为时代的脚注。